閥門企業標準成本法成本控制的運用與分析
介紹了標準成本的制定和標準成本差異的分析等成本控制方法。論述了閥門企業如何運用標準成本法完善成本控制。提出了改進和加強成本控制的幾點建議。
1、概述
成本控制是保證目標成本實現的重要手段。企業應該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始終以目標成本為指導,密切注意實際成本偏離目標成本的數額及原因,并及時將有關信息反饋給管理層,明確責任,建立積極的獎懲制度,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企業成本目標,發揮成本控制作用。
2、建立標準成本制度
成本管理是以標準成本制度為基礎,以管理創新和技術進步為動力,通過成本指標,挖掘成本潛力,推進成本持續改良,對成本實行全過程控制。科學制定標準成本,是降低成本,提升產品成本競爭力,保證企業持續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通過標準成本的應用,實現對產品成本的有效控制。成本控制的途徑主要是建立標準成本制度。標準成本制度是運用科學的方法,預計在有效經營條件下,通過對成本中心各項成本指標細化分析,找出規律并設定相應的成本標準。運用將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對比揭示差異并分析的方法,實施對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控制。標準成本制度通過差異分析可以很好的發揮成本控制作用,是成本控制的有效工具,是分清各部門責任,評價各部門經營業績的重要手段。通過對成本中心成本績效的衡量,著力于成本改善,建立成本標準服務于經營決策的成本管理體系( 圖1) 。實施標準成本控制方法應采用如下步驟。①制定標準成本。②根據實際產量和成本標準計算產品標準成本。③匯總計算實際成本。④計算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⑤分析成本差異的發生原因。⑥向成本負責人提供成本控制報告。
圖1 標準成本制度
3、標準成本差異的分析及處理
標準成本控制方法是通過差異的揭示和分析進行成本的過程控制。即使在計算標準成本時非常謹慎,實際發生的成本還有可能會偏離標準。這種偏差或差額稱為差異。當實際成本超過標準成本時稱為逆差,小于標準成本時為順差。所以差異就是一種信號,它能提醒管理部門去尋找差異產生的原因,并在必要時采取補救措施。為企業改進管理明確責任,提高經濟效益指明方向。標準成本差異的分析立足于企業彈性預算的基礎上,分為變動制造成本差異分析和固定制造成本差異分析兩部分。
變動制造成本差異分析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和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任何一項費用的標準都是由價格( 分配率) 和用量( 工時) 決定的,因此成本差異分析應該從價格差異和用量差異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圖2) 。
圖2 變動成本差異分析的一般模型
固定制造成本差異分析可分解為固定制造費用開支差異( 預算差異) 、固定制造費用能力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圖3) 。
圖3 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分析模式
企業應當對標準成本差異的原因進行全面的分析,劃分情況,查明責任,并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差異產生的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標準成本不準確,另一方面是因為實際生產操作或管理產生差異。對于不夠準確的標準成本要加以修訂,對于由于生產操作或管理產生的差異要具體分析。例如,在對直接材料成本分析時材料數量差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材料消耗中的浪費,加工方法的改變,材料質量的改變,產品結構的變化等多種因素。
因此材料數量差異的控制點應是材料領用環節。影響材料價格差異除了價格調整外也與采購地點和數量是否恰當,運輸方法和途徑是否合理等因素有關。因此材料價格差異控制點是材料采購環節。成本差異應由責任中心的生產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共同進行分析,而不是由財務人員單獨分析差異原因,這樣才能使標準成本制度發揮更大作用。同時嚴格的貫徹落實。
4、改進和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閥門企業應按照企業自身的諸多特點,改進和完善成本控制制度,保證成本費用的控制效果。
4.1、問題分析
閥門企業的經營管理已經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大力推行目標成本費用管理,逐步分解成本費用,成效顯著。但隨著安全生產,技術投入,人員安置等方面支出的加大,閥門企業成本費用管理中暴露出很多問題。①企業往往是做完了預算,采購,生產,銷售的環節之后,才進行相關的成本費用核算,使成本費用的控制成為事后控制。②企業的各個部門往往都在采取不同措施降低成本費用,缺乏協調性。③企業各部門、客戶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不夠,達不到統一等,這樣減少了降低成本費用的機會。
4.2、降低成本的主要責任者
隨著成本工作的不斷深化,成本管理的重心逐步轉移到作業區,作業長應從以往的只管生產和質量轉到同時管理現場成本上來。作業長是降低現場成本的主要責任者,直接管理作業區的產量和質量,并且管理班組長和崗位職工。作業長對作業區的成本工作可以做得“細”,可以把崗位指標做得“準”,成本程序編的“實”,可以將成本降低實績與班組及個人的獎金掛鉤,以體現成本考核的“嚴”。作業長是降低成本的主要責任者,應創造條件使作業長成為降低成本的主力。作業長要真正成為降低現場成本的責任者應做好各項工作。
(1) 應該知道成本中心成本標準的設定詳情。
(2) 必須看懂成本中心成本差異報表及了解數據來源。
(3) 應該了解物料領用和生產備件領用的途徑,并做到核對賬實。
(4) 應該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制定降低消耗的計劃,并把指標分解到崗位。
(5) 應該下大力氣增強全員成本意識,調動作業區降低成本的積極性。
4.3、降低成本的重要組織者
在企業的會計賬簿中能夠反映出企業日常所發生的各種成本費用,所以,財務部門應當將會計的核算職能充分的發揮出來,財務人員在降低成本方面是重要的組織者。在實踐中應做到對成本進行不定期的分析和檢查,實施全方位、多角的日常控制。
(1) 組織高效的成本網絡。高效快捷地反映成本信息。
(2) 組織成本管理的過程控制。建立成本指標分解體系,對成本預算中的各類費用,有專人控制,杜絕“無人管理的費用”發生。
(3) 對現場成本進行事中控制。①通過作業長把預算指標分解到班組,崗位,使人人有指標。與獎金掛鉤,既有壓力,又有動力,進行事中控制。②通過領料員控制物質領用。領料員要做好物質的驗收工作,及時登記臺賬,控制物料的消耗。
(4) 組織好成本事后控制。建立成本分析例會制度找出成本差異原因。合理制定成本目標。
(5) 細化成本核算,提供真實準確的成本報表。只有成本算細,算準,財務報表才有說服力,才能以此為考核降低成本指標的實績。
(6) 量化故障成本,對現場起警示作用。由設備故障操作失誤造成停機或產生廢品等,會造成很大損失,引起成本上升。財務人員要進行故障損失統計測算。并把結果通報,起警示作用,減少故障發生。
4.4、建立信息管理系統
標準成本管理將成本控制的事前控制,事后控制和事中控制結合起來,這樣對計算機系統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成本制度就是一個整合的系統,要提高標準成本的反映速度及效率,應有整合的概念,即標準成本從標準的制定,成本中心的確定,成本項目劃分,到成本費用的歸集,成本費用的分配,到報表的輸出,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而不是分為一個個互不關聯的小系統( 圖4) 。
圖4 標準成本系統
標準成本要整合,從標準到生產實際的信息量十分龐大,需要電算化建立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 圖5) 。
圖5 標準成本電算化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
財務成本數據倉庫,為面向流程控制和經營決策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承擔了企業成本核算,預算,績效衡量以及報表編制等功能。實現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同步運行,提高了成本核算質量和核算效率,縮短了結賬周期和結賬工作時間。
5、成本控制應注意的問題
標準成本管理并不是簡單地把達到成本標準作為最終目標,而是通過技術的不斷創新使成本標準處于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企業成本控制涉及到生產、財務、計算機和采購等多個部門。標準成本的制定要公平,合理。否則制定的標準成本必將引起各部門之間的矛盾,不利于成本控制。因此企業實施成本控制應注重從幾方面考慮。
(1) 樹立全員成本管理理念。標準成本管理是一項系統工作,市場、采購、供應、消耗、庫存、回收和上下工序結構等多環節之間,不是靜態的和孤立的關系。因此,必須全員參與成本管理,運用系統的觀點看待成本管理的全局。逐步由局部到整體,由表面到背后,由孤立到綜合的分析各種預算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動態平衡關系。
(2) 培訓人員。企業應當對成本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專業培訓。提高業務素質,使他們掌握標準成本的制定及差異的計算方法,能夠對差異做出準確而及時的分析,在成本考核中做到公平,合理。
(3) 合理制定標準成本。作為控制依據,標準成本應是切實可行的,并且是大多數員工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控制標準要先進,合理。在制定標準成本時,要考慮同行業平均水平,企業歷史最好水平和市場的可接受程度,并根據環境和市場條件等的變化及時對標準成本加以調整。
(4) 重視成本核算,及時反饋。企業要及時收集實際資料進行成本核算。發現偏差,將信息及時反饋給責任中心,以便控制人員及時校正偏差。否則,成本的事中控制將落為事后控制。
(5) 加強成本差異分析。對于有利差異,要總結經驗,及時推廣。對于不利差異,要分析原因,盡快解決,從而加強成本管理的“事中控制”。
6、結語
成本控制是閥門企業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費用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應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強化成本的管理,以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