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技術(shù)中幾個重要的概念

2014-08-31 郭方準 實用真空技術(shù)

  一個大氣壓下,空氣的分子密度n=2.7×1019個/cm3

  空氣是混合氣體,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由構(gòu)成的氣體分子按比例計算。氮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28.016,體積比78.1%;氧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32,體積比20.93%;氬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39.944,體積比0.933%。

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平均值=(28.016×78.1+32×20.93+39.944×0.933)/(78.1+20.93+0.933)=28.96

  由氣體分子運動論,壓強的計算式為

p=nkT

  采用國際標(biāo)準單位時(壓強Pa,體積 m3),玻爾茲曼常數(shù)k為1.38×10-23 J/K。

  氣體分子的密度為

n=p/(kT) (1-4)

  壓強為1Pa,溫度為27℃時,氣體分子的密度n為

n=1/(1.38×10-23×(273+27))=2.4×1020個/m3

  因此,即使真空度達到10-9 Pa的極高真空狀態(tài),每立方米的空間內(nèi)仍有1011個氣體分子存在。

1、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氣體是由大量的分子構(gòu)成的,0℃一個大氣壓的情況下,22.4L的空間里有1摩爾(6.02×1023個)分子。這些分子在室溫下以500~1500m/s的速度運動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改變運動方向和速度,之后再和另外的分子碰撞。兩次碰撞之間的飛行距離,稱之為平均自由程。

  平均自由程λ[m]、壓強p[Pa]、溫度T[K]以及分子的直徑D[m]之間的關(guān)系為

λ=3.11×10-24 T/pD2(1-5)

  因此,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與壓強成反比例、與溫度成正比例、與分子直徑的2次方成反比例關(guān)系。

  溫度為25℃的空氣,壓強和分子平均自由程的實際數(shù)據(jù),1Pa為7mm、10-1 Pa為7cm、10-2 Pa為70cm、10-3 Pa為7m、10-4 Pa為70m。記住這些數(shù)字,對真空度的感覺能更直觀一些。

2、氣體分子的入射頻率

  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和單位面積內(nèi)碰撞固體表面的數(shù)量稱之為入射頻率。入射頻率r和壓強p[Pa]、氣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Mr、溫度T[K]之間的關(guān)系表示為

r=2.6×10-24 p/(MrT)1/2[個/(m2·s)] (1-6)

  即入射頻率和壓強成正比例、和氣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平方根及溫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例關(guān)系。

  在真空度為10-4 Pa的情況下,25℃氧分子的入射頻率是2.72×1018 個/(m2·s)。排列于固體表面的原子數(shù)大約是1019 個/m2,只要幾秒鐘的時間,表面所有的原子都會受到氧分子的碰撞。

  如果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容器的尺寸相同或更長,則氣體分子和容器壁碰撞的次數(shù)要比氣體分子之間的碰撞次數(shù)要多,這種狀態(tài)被稱為分子流(圖1.3(a))。如果平均自由程比較短,氣體分子之間的碰撞次數(shù)比氣體分子和容器壁的碰撞次數(shù)多,這種狀態(tài)被稱為黏性流(圖1.3(b))。黏性流的氣體分子在管路中被排出時,中心軸的流速最大,靠近管壁的流速逐漸減小。

  針對分子流或黏性流,獲得真空時要選擇不同類型的真空泵,這在以后真空泵一節(jié)中將會詳細介紹。

分子流和黏性流的示意圖

圖1.3 分子流和黏性流的示意圖

3、真空中的熱傳導(dǎo)

  空間中兩個位置如果存在溫度差,則會發(fā)生熱傳導(dǎo)。氣體分子為黏性流的情況,壓強變化后,傳遞熱量的分子密度和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也發(fā)生變化。由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分子密度對熱傳導(dǎo)的影響起著相反的作用,因此,對黏性流來講,氣體對熱傳導(dǎo)的貢獻和壓強的關(guān)系可忽略不計。

  氣體分子為分子流的情況,如果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比真空兩側(cè)間距還長,獲得熱能的氣體分子將直接穿過真空而運動到另一側(cè)。因此,通過氣體分子傳遞的熱量和氣體的分子密度有關(guān)。氣體的分子密度和壓強成正比例,所以氣體分子傳遞的熱量和壓強成正比例。但是,處于分子流的分子密度非常低,實際的熱傳導(dǎo)也可忽略。

  對真空環(huán)境來說,分子流狀態(tài)的熱傳導(dǎo)主要是輻射。在真空容器中進行薄膜生長時,為了提高薄膜質(zhì)量,通常要對襯底進行加熱,加熱主要就是利用熱輻射來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