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銦錫(ITO)防靜電薄膜的性能測試分析
ITO的成分測試分析
表1 是輻照前后ITO膜的成分測試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輻照后ITO膜的氧組分比例明顯增加,Sn 對In的原子濃度比例稍微減少。ITO組分比例的變化,可能是由于帶電粒子(電子、質子)輻照時,對材料產生的濺射效應引起的。ITO薄膜在退火后雖然性能比較穩定,結晶也比較,但由于其為化合物,在濺射時會存在元素的選擇濺射而使其組分比例發生變化。
表1 輻照前后ITO 膜的成分含量(原子濃度分數)變化
ITO 的表面微觀結構分析
圖1 和圖2 是輻照前后ITO 膜的表面微觀結構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輻照前后ITO 膜的表面微觀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即輻照前ITO的表面微觀結構致密而均勻,而輻照后產生很多缺陷。
輻照后ITO 晶體結構中的缺陷產生,可能是由2 個因素引起的:
(1)由輻照對材料產生的濺射效應引起的,濺射不僅使ITO 組分比例發生變化,還直接在表面形成一些缺陷。
(2)可能是由于輻照產生的熱效應而引起的。
根據工控論壇提供的資料,綜合電子質子輻照能夠對玻璃材料造成表面充電和體充電效應。雖然ITO 膜具有一定導電性,可以消除表面充電效應,但由于ITO 膜很薄,僅十幾納米厚,而輻照時電子質子的能量足夠穿透ITO 進入玻璃基底材料產生體充電效應。這樣體充電效應產生了很強電場,導致局部電位超過玻璃材料的擊穿電壓而發生放電現象。放電時產生的瞬時電流釋放大量的熱,使基底材料表面局部溫度急劇升高而對ITO薄膜結構產生影響。
ITO的光學性能變化
圖3 是ITO 樣品在輻照前后的透過光譜測試結果。可以看出,ITO 樣品的光學性能變化很小。結合以上的XPS 和AFM 分析結果,認為這可能是由于氧組分比例增加使ITO 透過率增加,與ITO 表面微觀結構被破壞(散射增加)而使ITO 透過率減少,造成2 種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
圖3 輻照前后ITO 樣品的透過光譜變化(1為輻照前,2為輻照后)
ITO 的電學性能變化
表2 是輻照前后ITO樣品表面電阻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輻照后表面電阻有所增大,但與輻照前仍處于1 個數量級。根據自動化論壇的資料,薄膜的表面電阻即使高達106kΩ,充電電位仍小于100V,具備較好的抗靜電放電性能。因此,對于空間應用的透明防靜電功能來說,影響不大,說明ITO 薄膜的耐輻照性能比較好,空間穩定性很好。
表2 輻照前后ITO 的表面電阻變化
ITO的表面電阻增大,應是ITO膜的氧組分增加,使氧空穴以及Sn4+的含量下降而使電阻增加,和ITO產生晶體缺陷而使電阻增加所共同作用的結果。
根據ITO薄膜的導電機理,氧缺位即In2O3-x 結構的存在,使其具有過剩的自由電子,表現出一定的導電性;同時,銦錫離子體積大小一致,高價正離子Sn4+以替代In3+的形式摻雜在In2O3 形成的晶格中,在替代位置的Sn4+會提供導電電子到導帶,形成n 型摻雜,提高了ITO 薄膜的導電性能。因此,輻照后ITO膜中氧含量的增加、Sn 對In 原子比例的減少,會使氧空穴以及Sn4+的含量下降,從而使自由電子減少,電阻增大。另外,ITO 產生晶體缺陷后,自由電子的散射作用增加,遷移率減少,也使電阻增大。
通過試驗及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輻照會使ITO 的表面微觀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產生晶體缺陷;同時,ITO 的組分也發生變化,輻照后ITO 膜的氧組分比例明顯增加,Sn 對In 的原子濃度比例稍微減少;
(2)輻照后ITO 的表面電阻增大,光譜透過率變化不大;
(3)對于空間應用ITO 膜的透明防靜電功能來說,輻照前后ITO 膜的光學性能變化很小,表面電阻雖有所增大,但仍處于1 個數量級,因此對其使用功能來說,影響不大。說明ITO 薄膜的耐輻照性能比較好,空間穩定性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