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的水利基礎設施

2010-06-27 Thomas Tschanz www.mcilvainecompany.com

  充足的供水和基礎設施對于所有社會的健康和經濟發展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對于中東地區的國家來說尤為重要,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中東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區,本身存在著許多令人頭疼的問題。中東的大多數國家(除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外)每年所消耗的淡水量要多于可再生水源所能提供的水量。此外,某些國家正經歷著人口的巨大增長以及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度的加深,這給水的供給系統和基礎設施帶來了額外的巨大壓力。 

   業界預計,到2020年整個海灣地區將有1000億美元投資在現有和未來計劃建設的水和污水項目上。本文將對這些項目以及推動這些項目的基礎設施進行比較詳細的介紹。

主要的基礎設施

  過去40多年,中東地區的水處理項目主要涉及五大領域:水庫、水井、管道、海水淡化工廠和水處理設施。

水庫

  該地區重要的水庫有數百個。伊朗最多,接下來是敘利亞和沙特阿拉伯。在中東地區的東北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卡魯恩河等主要河道上的水庫是水力發電的主要水源。伊朗目前正積極增加其水庫的數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供水和發電需求。

  像沙特阿拉伯這樣的國家沒有大規模的連續流動的河流,水庫都建在干涸的河道內,以捕集冬季短暫但強烈的降雨,以備整年之用。在沙特,雖然水庫眾多,但是該國一半以上的用水量仍以淡化海水為主。該地區的一些水庫經常出現的問題包括:基本的基礎設施問題、水力發電機的老化以及由于泥沙沉積而導致的水庫容量減小。

水井

  水井在中東地區的供水歷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某些地區,天然及人造的水井是游牧部落賴以生存數千年的唯一水源。一些深層含水層開發項目最近啟動,以便為利雅得(Riyahd)及其他內陸城市供水,其中包括Bowaib Water Project和Wasei Water Project。在中東地區,新的深層含水層開發工作仍在繼續。據報道,2009年6月,在也門南部地區Al-Ghaliah附近的地下225-320米深處發現了大量的含水層。報道稱第一批水井的出水量為1800升/分鐘。目前新井的鉆探工作仍在進行。

  作為人類的可靠水源,雖然水井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是今天已經很難滿足中東地區農業、工業和大量家庭的用水需求。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地下水的過度使用并不是解決供水問題的長久之計。在降雨稀少的地區,深層含水層的補給周期極長。一些深層地下水(也稱作化石水)已經滯留地下數千年,實際上短期內是無法替換出來的。

  地下水的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包括過度使用(含水層的損耗)、海水滲透污染水源 ;某些情況下,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鐳也會污染水源,例如最近在約旦發現的化石水。

伊朗的Karaj水庫。伊朗目前正積極增設水庫,以滿足供水和電力方面對水的需求的增加。

海水淡化

  中東地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能力。沙特阿拉伯大約運營著30家海水淡化工廠,是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就世界排名來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科威特分別占第一、第三和第四位。美國占第二位。在阿聯酋,海水淡化工廠目前幾乎可以供應該國70%的用水量。沙特阿拉伯情況相似。

  業界預測,中東地區的淡化海水需求量年增長率為6%,全球平均增長率大約為3%。這主要是由于海灣地區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衰退并沒有使海灣地區對海水淡化項目的需求減少,因為對水的迫切需求幾乎是不惜代價的。

  2009年4月在沙特阿拉伯又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廠試運營,阿卜杜拉親王為這座位于Jubail II市的新工廠揭幕。新工廠采用多效蒸餾技術,是世界上同類工廠中最大的一個。該工廠有27個處理單元,每個單元每天能夠生產29630立方米淡水。所有單元的總產水能力為80萬立方米/天。該工廠利用臨近電廠的廢熱來驅動蒸餾工藝單元。

  海水淡化是海灣地區淡水的重要來源。然而,這并非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中東地區的許多海水淡化工程都采用熱法淡化技術,例如多效蒸餾,因為有充足的燃油可以為蒸餾工藝提供熱能。這樣,熱的廢水會被排放到海灣中,使周圍環境中的水溫不斷上升。含鹽的廢水還含有高濃度的鹽,以及其他污染物,例如氯、阻垢劑和銅,這些正導致海灣的鹽度和其他化學成分的濃度不斷增加。海水淡化工廠中的廢水處理技術是全世界的工業界和政府共同關注的課題。

  海水淡化在經濟和環境兩方面都會花費巨大的成本,因此,淡化能力的迅速增長必須與具有前瞻性的水務政策相平衡,即鼓勵節水,杜絕浪費。

管道

  水的傳輸管道是中東整個水務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水淡化工廠位于海岸沿線,但大部分水是供遙遠的內陸使用的。在沙特阿拉伯,有超過4000公里的輸水管道用于整個國家的水的配給。沙特首府利雅得位于阿拉伯半島中部,擁有多條源自沿海城市Jubail海水淡化工廠的管道,總長超過460公里,目前,利雅得人口將近600萬,對供水和水務基礎設施的需求巨大。雖然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以色列、約旦和其他海灣國家的輸水距離比較短,但是淡水的輸水管道同樣重要。

  目前在建的項目包括沙特境內的一條新管道,用于為紅海附近的Taif市供水;以及科威特境內位于Mina Abdulla和West Funaitees之間的一條輸水管道。海灣地區還有許多其他項目,包括現有管道的維護,以預防泄漏,據說這是水資源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

水處理設施

  中東各國政府認識到,僅僅從供給方面著手不是解決海灣地區水資源短缺的長久之計,譬如水庫、水井和海水淡化工廠等。雖然這些工程有著各自的作用,但是廢水處理項目的擴建才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條件之一。水的可持續性會平衡總的耗水量與可再生水源的總產水量,減少或消除對非可再生水源的依賴,例如化石水。因此,必須大量回收水資源,減少對新的水源的需求。

  世界許多地區都實行了廢水的循環再利用,而且處于不斷增長之中。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水通常用于農業灌溉、景觀美化、區域制冷用水和其他工業領域。其中采用的技術包括各種類型的膜過濾工藝,例如微濾、超濾和納濾。

  由于中東地區對水資源的需求每年以6%的速度增加,廢水處理行業目前正經歷著迅猛的發展。阿聯酋阿布扎比水務和電力局最近簽署協議,計劃投資9100萬美元在阿布扎比和Al Ain建設兩座廢水處理廠。 

   海灣地區還有許多其它的廢水處理工廠,總投資達幾十億美元。多哈、迪拜、利雅得和其他城市將回收的水用于景觀美化和區域制冷用水。一些城市甚至將空調裝置的冷凝水收集起來,用作景觀美化和其他非飲用水場合。 

   采用冷卻水的區域制冷技術在海灣地區越來越流行,可以減輕傳統空調系統的巨大耗電量;其缺點之一是需要大量的水在中央冷卻器和周圍的建筑中進行循環,例如酒店、醫院、大學、政府建筑和其他商業機構。將回收水用作區域冷卻水是一個新興的商機,其與昂貴且稀缺的淡化海水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機遇和挑戰

  本文指出了許多技術和政策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 

  ◆盡量減輕海水淡化工廠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減小對不可再生的化石水的依賴;

  ◆損壞的管道設施的維修;

  ◆加大廢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水的回用;

  ◆降低價格津貼,鼓勵節水;

  ◆采用節水用具,減少消耗。 

   在海灣地區數十億的基礎設施的擴建和改建項目中,上述許多問題正得到積極的解決。但為保證問題的徹底解決,還需要一些額外的工作。在立法和水費津貼方面還要作出艱難的決定,以增強最新的海水淡化和過濾技術可能帶來的收益。然而,中東各國正積極采用創新的技術解決水資源問題,加上目前對水資源的巨大需求,他們可能會首先實現真正的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